課程內容
《獨立重復試驗與二項分布》
復習引入
前面我們學習了互斥事件、條件概率、相互獨立事件的意義,這些都是我們在具體求概率時需要考慮的一些模型,吻合模型用公式去求概率簡便。
(1)P(A+B)=P(A)+P(B)(當A與B互斥時);
(2)P(B/A)=P(AB)/P(A)
(3)P(AB)=P(A)P(B)(當A與B相互獨立的時)
那么求概率還有什么模型呢?
分析下面的試驗,它們有什么共同點?
(1)投擲一個骰子投擲5次;
(2)某人射擊1次,擊中目標的概率是0.8,他射擊10次品
(3)實力相等的甲,乙兩隊參加乒乓球團體比賽,規(guī)定5局3勝制(即5局內誰先贏3局就算勝出并停止比賽);
(4)一個盒子中裝有5個球(3個紅球和2個黒球),有放回地依次從中抽取5個球;
(5)生產一種零件,出現(xiàn)次品的概率是0.04,生產這種零件4件。
共同特點是:多次重復地做同一個試驗。
基本概念
1、n次獨立重復試驗:
一般地,在相同條件下,重復做的n次試驗稱為n次獨立重復試驗。
在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,
記Ai是“第i次試驗的結果”
顯然,P(A1A2…An)=P(A1)P(A2)…P(An)
獨立重復試驗的特點:
1)每次試驗只有兩種結果,要么發(fā)生,要么不發(fā)生;
2)任何一次試驗中,A事件發(fā)生的概率相同,即相互獨立,互不影響試驗的結果。
探究
投擲一枚圖釘,設針尖向上的概率為P,則針尖向下的概率為q=1-p。連續(xù)擲一枚圖釘3次,僅出現(xiàn)1次針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?
連續(xù)擲一枚圖釘3次,就是做3次獨立重復試驗,用Ai(i=1,2,3)表示第i次擲得針尖向上的事件,用B1表示“僅出現(xiàn)一次人多針尖向上”的事件,則B1==(A1(-,A2)(-,A3))U((-,A1)A2(-,A3))U((-,A1)(-,A3)A2)。
由于事件A1(-,A2)(-,A3)(-,A1)A2(-,A3)彼此互斥,由概率加法公式得P(B1)=P((A1(-,A2)(-,A3)))+P((-,A1)A2(-,A3))+P((-,A1)(-,A2)A3)
=q2p+q2p+q2p=3q2p
所以,連續(xù)擲一枚圖釘3次,僅出現(xiàn)1次針尖向上的概率是3q2p。
思考?
上面我們利用擲1次圖釘,針尖向上的概率為p,求出了連續(xù)擲3次圖釘,僅出現(xiàn)次1針尖向上的概率。類似地,連續(xù)擲3次圖釘,出現(xiàn)k(0≤k≤3)次針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?你能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的規(guī)律嗎?
P(B0)=P((-,A1)(-,A2)(-,A3))=q3
P(B1)=P(A1(-,A2)(-,A3)+P((-,A1)A2(-,A3))+P(-,A1)(-,A2)A3)=q3p,
P(B3)=P(A1A2(-,A2))+P((-,A1)A2A3)+P(A1(-,A2)A3)=3qp2
P(B3)=P(A1A2A3)=P3。
仔細觀察上述等式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
P(Bk)=Ck3Pkq3-k,k=0,1,2,3。
基本概念
2、二項分布:
一般地,在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,設事件A發(fā)生的次數(shù)為x,在每次試驗中事件A發(fā)生的概率為P,那么在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,事件A恰好發(fā)生k次的概率為P(X=k)CknPk(1-P)n-k,k=0,1,2,…,n。
此時稱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,記作X-B(n,p),并稱P為成功概率。
注:Pn(k)=CknPk(1-P)n-k是(p+q)n展開式中的第k+1項。
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,請耐心等待

關老師
男,中教高級職稱
他對新教材、新教法有深入研究和獨特見解,教學細致嚴謹,重視數(shù)學思維訓練和學習方法指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