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(nèi)容
《項羽之死》
項王軍壁垓下,兵少食盡,漢軍及諸侯兵圍之?dāng)?shù)重。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,項王乃大驚曰:“漢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!”項王則夜起,飲帳中。有美人名虞,常幸從;駿馬名騅,常騎之。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,自為詩曰:“力拔山兮氣蓋世!時不利兮騅不逝!騅不逝兮可奈何!虞兮虞兮奈若何!”歌數(shù)闋,美人和之。項王泣數(shù)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視。
于是項王乃上馬騎,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,直夜?jié)铣觯Y走。平明,漢軍乃覺之,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。項王渡淮,騎能屬者百余人耳。項王至陰陵,迷失道,問一田父,田父紿曰“左”。左,乃陷大澤中。以故漢追及之。項王乃復(fù)引兵而東,至東城,乃有二十八騎。漢騎追者數(shù)千人。項王自度不得脫。謂其騎曰:“吾起兵至今八歲矣,身七十余戰(zhàn),所當(dāng)者破,所擊者服,未嘗敗北,遂霸有天下。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戰(zhàn)之罪也。今日固決死,愿為諸君快戰(zhàn),必三勝之,為諸君潰圍,斬將,刈旗,令諸君知天亡我,非戰(zhàn)之罪也?!?br>
乃分其騎以為四隊,四向。漢軍圍之?dāng)?shù)重。項王謂其騎曰:“吾為公取彼一將?!绷钏拿骝T馳下,期山東為三處。于是項王大呼,馳下,漢軍皆披靡,遂斬漢一將。是時,赤泉侯為騎將,追項王,項王瞋目而叱之,赤泉侯人馬俱驚,辟易數(shù)里。與其騎會為三處。漢軍不知項王所在,乃分軍為三,復(fù)圍之。項王乃馳,復(fù)斬漢一都尉,殺數(shù)十百人,復(fù)聚其騎,亡其兩騎耳。乃謂其騎曰:“何如?”騎皆伏曰:“如大王言?!?br>
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。烏江亭長檥船待,謂項王曰:“江東雖小,地方千里,眾數(shù)十萬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今獨臣有船,漢軍至,無以渡。”項王笑曰:“天之亡我,我何渡為!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無一人還,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,我何面目見之?縱彼不言,籍獨不愧于心乎?”乃謂亭長曰:“吾知公長者。吾騎此馬五歲,所當(dāng)無敵,嘗一日行千里,不忍殺之,以賜公。”乃令騎皆下馬步行,持短兵接戰(zhàn)。獨籍所殺漢軍數(shù)百人。項王身亦被十余創(chuàng)。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,曰:“若非吾故人乎?”馬童面之,指王翳曰:“此項王也?!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,邑萬戶,吾為若德?!蹦俗载囟馈?/font>
探究·討論
一、根據(jù)下面提示的三個場面描寫,分析項羽的形象。
1、四面楚歌之時,項羽驚而起,起而飲,飲而歌,歌而泣。有人說項羽失天下的最后時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寶馬,你同意這種看法嗎?項羽慷慨悲歌表現(xiàn)了什么樣的思想性格?
2、從項羽主演的“潰圍、斬將、刈旗”的快戰(zhàn)中,你看到項羽是怎樣的人?
3、項羽在烏江邊拒渡、賜馬、贈頭,表現(xiàn)了哪些性格特點?
二、熟讀課文,完成下面各題。
1、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。
(1)期山東為三處
(2)辟易數(shù)里
(3)與其騎會為三處
(4)項王身亦被十余創(chuàng)
2、體會下列各組句子中,加粗的字的意義和用法的異同。
(1)遂斬漢一將
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(《過秦論》)
(2)項王乃馳,復(fù)斬漢一都尉
當(dāng)立者乃公子扶蘇(《陳涉世家》)
(3)漢軍至,無以渡
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河(《勸學(xué)》)
(4)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
且行千里,其誰不知
三、聯(lián)系必修課中學(xué)過的《鴻門宴》,思考下列問題。
1、在《鴻門宴》中,項羽性格的哪些方面已經(jīng)顯現(xiàn)?還有哪些沒有寫到的方面在本篇中作了充分的表現(xiàn)?
2、司馬遷寫人物,有時是一場寫多人,有時是連續(xù)集中地寫一人。請從這一角度,分析《鴻門宴》和《項羽之死》對項羽的寫法有什么不同。
四、司馬遷非常善于用簡練生動的語言表現(xiàn)情境和人物的性格與心理,請細讀下面幾處,并進行分析。
1、《項羽本紀(jì)》“鉅鹿之戰(zhàn)”一節(jié),寫項羽大破秦軍,召見諸侯,諸侯“無不膝行而前,莫敢仰視”。本篇寫項羽悲歌泣下時,“左右皆泣,莫能仰視”?!案摇迸c“能”一字之別,表現(xiàn)了怎樣不同的情境?
2、項羽面臨敗亡時,多次強調(diào)“此天之亡我,非戰(zhàn)之罪也”,這表現(xiàn)了項羽怎樣復(fù)雜的心理?
3、“愿為諸君快戰(zhàn)”。聯(lián)系當(dāng)時的軍事形勢和項羽心理,此處用“快戰(zhàn)”比用“決戰(zhàn)”等詞好在哪里?
五△項羽該不該過江東,歷來意見不一。試就這一問題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。
相關(guān)鏈接
一、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
太史公曰:(項羽)自矜功伐,奮其私智而不師古,謂霸王之業(yè),欲以力征經(jīng)營天下,五年卒亡其國,身死東城,尚不覺悟,而不自責(zé),過矣。乃引“天亡我,非用兵之罪也”,豈不謬哉?。ā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)
二、后人詠項羽詩
題烏江亭
杜牧
勝敗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恥是男兒。
江東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來未可知。
烏江
胡曾
爭帝圖王勢已傾,八千兵散楚歌聲。
烏江不是無船渡,恥向東吳再起兵。
烏江亭
王安石
百戰(zhàn)疲勞壯士哀,中原一敗勢難回。
江東子弟今雖在,肯為君王卷土來?
詠項羽
李清照
生當(dāng)做人杰,死亦為鬼雄。
至今思項羽,不肯過江東。
民解放軍占領(lǐng)南京
毛澤東
鐘山風(fēng)雨起蒼黃,百萬雄師過大江。
虎踞龍盤今勝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
宜將剩勇追窮寇,不可沽名學(xué)霸王。
天若有情天亦老,人間正道是滄桑。
此內(nèi)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,請耐心等待

范老師
女,中教高級職稱
尊重學(xué)生,理解學(xué)生,善于激勵、鼓舞每一位學(xué)生,多次被學(xué)校評為“優(yōu)秀教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