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人教版 > 高中 > 歷史 > 必修3 > 正文

高中歷史第五單元復習課《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(一)》(必修3)

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課堂提問

課程內(nèi)容

《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(一)》
一個主題:學習西方與救亡圖存的緊密結合
一個方向:向西方學習(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、洋務運動、維新變法、辛亥革命、新文化運動、馬克思主義傳播)
三個階段:器物(林則徐、魏源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、洋務運動)——制度(維新變法、辛亥革命)——思想文化(新文化運動、馬克思主義傳播)

一、林則徐: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
重視西方信息收集
全面認識“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”的思想
(1)“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”即“中體西用”的思想,是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(jù)。其核心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是立國之根本,西方的近代科技是鞏固根本的手段。其實質是在不觸動封建制度的前提下,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,達到鞏固封建統(tǒng)治的目的。
(2)“中體西用”思想繼承了林則徐、魏源的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主張,并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使之更趨系統(tǒng)化、綱領化,但是把西學的用嫁接到中學的“體”上,直接決定了在此思想指導下進行的洋務運動“欲富而不強”的悲劇性結局。
(3)19世紀末,它與觸及封建制度“體”、“本”的更具現(xiàn)代意義的維新變法思想發(fā)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觸,最終為維新變法思想所取代,這是歷史發(fā)展的必然結果。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啟下和推進中國近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殺的,因而不能簡單地予以否定。
二、維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
康有為:打著孔子旗號宣揚維新變法理論
梁啟超:指出變法是歷史發(fā)展的必然
譚嗣同:維新派中的激進派,批判君主專制政體和綱常名教
嚴復: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;世道必進,后勝于今
共同點:反對君主專制;主張君主立憲制;變法圖存

此內(nèi)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,請耐心等待

王老師

男,中教中級職稱

有著豐富的教學經(jīng)驗,而且有著熱情而又富有個性的人格魅力,善于激發(fā)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
高中歷史第八單元復習課《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八單元復習課《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七單元復習課《現(xiàn)代中國的科技、教育與文學藝術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七單元復習課《現(xiàn)代中國的科技、教育與文學藝術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六單元復習課《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六單元復習課《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五單元復習課《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(二)》(必修3)

正在播放

高中歷史第五單元復習課《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復習課《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(fā)展歷程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復習課《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(fā)展歷程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三單元復習課《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三單元復習課《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課《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(fā)展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復習課《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(fā)展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復習課《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(二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復習課《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(一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八單元《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(復習課)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第24課《音樂與影視藝術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八單元第23課《美術的輝煌》(必修3)

高中歷史第三單元第10課《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》(必修3)

評論

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

聯(lián)系我們 版權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