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
時間:1956年
背景:1、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,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。
2、毛澤東發(fā)表《論十大關系》的報告
內容:1、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(什么?)
2、確定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
影響:和《論十大關系》一起構成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良好開端,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。
知識二 探索中的失誤(1958年)
1、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
2、“大躍進”運動
3、人民公社化運動
總路線—— 鼓足干勁,力爭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
經濟建設:大躍進
含義:片面追求工農業(yè)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,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
工業(yè):大煉鋼鐵
農業(yè):虛報產量
農村生產關系調整:人民公社化運動
人民公社要求完全消滅私有,特征是“一大二公”:第一,規(guī)模大,有十幾或幾十個農業(yè)生產合作社合并而成;第二,公有化程度高,消滅私有財產,實行平均分配。
“大躍進”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之影響
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
工農業(yè)生產下降
浪費資源,破壞環(huán)境
嚴重失誤的原因與教訓,對于我們今天有何啟示?
原因:對國情分析不夠
缺乏建設經驗
對社會主義建設急于求成
忽視客觀經濟規(guī)律
教訓:按客觀經濟規(guī)律辦事
實事求是、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
知識三:國民經濟調整(1961年)
面對 “大躍進”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失誤, 我黨是如何糾正的呢?
1961年,中央調整國民經濟,提出“調整、鞏固、充實、提高”的八字方針。到1965年,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,工農業(yè)生產得到恢復和發(fā)展。
知識四:嚴重挫折——“文化大革命”
1)原因: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
2)時間:1966年——1976年
3)指揮機構:中央文革小組
4)動亂局面:“全面內戰(zhàn)”打砸搶;停工停課“鬧革命”; 大批黨員干部和知識分子遭批斗 民主法制遭踐踏
5)結束:林彪反革命集團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相繼覆滅
6)評價:一場領導者錯誤發(fā)動的給黨、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

李老師
男,中教中級職稱
歷史功底扎實,邏輯思維嚴密,有多年教學經驗,條理清晰,重點突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