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網(wǎng)上流傳著一份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在浙江的錄取榜單。榜單顯示,2016年通過高考“裸分”考上北大清華的浙江學生僅有39人(注:“裸分”指高考分數(shù)之外,沒有任何加分)。其他都是通過自主招生、三位一體等形式考上北大清華。
有觀點認為,像自主招生、三位一體這樣的錄取方式,對家境普通的孩子考北大、清華是不利的。寒門學子,或是來自小地方的學生,進入國內頂尖高校的機會越來越少。一位紹興重點中學的校長說:“三位一體面試,城市的學生和來自我們小地方的學生站在北大清華老師面前,表現(xiàn)怎么可能一樣”。所謂三位一體,是浙江省在2011年推出的高考錄取試點做法,即高校錄取學生時,不再僅看學生的高考分數(shù),而是綜合地看學生的高考分數(shù)、高中會考成績以及高校綜合素質測評成績。
無論是北大、清華的自主招生,還是三位一體高考錄取方式,其目的都在于改變原來一考定終身的高考錄取模式,引導高中學校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,使那些學有專長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,這是高考改革的趨勢。但是我們也不能不重視報道中提到的現(xiàn)象,這一政策確實對寒門學子不利,如果繼續(xù)實行下去,很多寒門學子將會失去進入重點大學的機會。
北大、清華的自主招生,一般都要求學生在學科奧賽中獲獎??陀^地講,寒門學子中也不乏數(shù)學成績優(yōu)異者,對他們進行適當?shù)呐囵B(yǎng),也可以在數(shù)學奧賽中取得優(yōu)異的成績,無奈他們既沒有這樣的經(jīng)濟實力,也沒有這樣的條件。正如杭州的一位高中校長所說:“奧賽當然要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天賦,但也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堆出來的,好成績基本上都要靠金牌教練教出來的,家境普通的孩子,參加這種培訓,可能會有點吃力。”
全國政協(xié)常委、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在一篇文章中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:鄉(xiāng)村孩子是人力資源的富礦。他說,農村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要超過城市孩子,比如獨立性、直接生活經(jīng)驗等,而這些是一個人原始創(chuàng)造力的來源。作家莫言曾提到自己小學時輟學去放羊的經(jīng)歷,這段生活體驗,成為他日后文學創(chuàng)作的一個源泉。和城市孩子相比,鄉(xiāng)村孩子可能沒有那么早地進行各種訓練,但只要對他們的能力進行開發(fā),完全有可能激發(fā)出新的興趣,甚至發(fā)展得更快、更好。
如何讓寒門學子在自主招生考試中脫穎而出?
一是高中學校要重視對寒門學子的培養(yǎng),對于那些成績優(yōu)異的農村學生,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,激發(fā)他們的興趣,發(fā)掘這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,并為其提供特長發(fā)展的良好環(huán)境和師資條件,鼓勵其與城市學生一比高下。
二是高校要進一步完善自主招生考試和三位一體招生政策,對農村學生可適當放寬條件限制,比如北大、清華完全沒有必要規(guī)定學生必須在奧賽中獲獎,英雄不問出身,只要學生在某一方面有特長,且出類拔萃,不管是農村的還是城市的,都要為其提供繼續(xù)深造的機會。
(來源:中國教育新聞網(wǎng)-蒲公英評論網(wǎng),作者王營,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,文章第73次入選“銳評”欄目。此為蒲公英評論網(wǎng)站首發(fā)作品,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,違者必究。)
(掃一掃,關注微信平臺) (掃一掃,手機下載同桌100APP,隨時隨地學習)